您好,欢迎进入北京海畅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1. 首页 > 行业资讯

《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即将更新,渗滤液处理市场或迎来颠覆式变革

作者:admin 日期:2022-03-07 14:16:16 点击数:

近日,生态环境部开始对第二次修订后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正文共31页,修订内容包括下列7项:

①完善了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要求;

②细化了生活垃圾填埋场基本设施的设计与施工要求;

③严格了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要求;

④调整了渗滤液进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处理的技术要求;

⑤明确了焚烧飞灰入场填埋的管理要求;

⑥细化了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封场及后期维护与管理期间的污染控制要求;

⑦增加了生活垃圾填埋场开挖再利用的技术要求。

然而,笔者今天只想从新标准的第9.3.2条说起,其内容如下:

9.3.2 处理渗滤液产生的浓缩液应单独处置,不得回灌生活垃圾填埋场或进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这条规定立刻在渗滤液处理圈激起千层浪,因为它将目前最常用的、成本最低廉的两条填埋场浓缩液处置技术路线彻底堵死,让目前主流的膜法工艺瞬间不那么香了……。除了回灌和进入污水处理厂,目前可用的浓缩液处理工艺屈指可数,如蒸发、高级氧化等,然而正如某业内人士在和笔者聊天时所说,“基本都是摆设,能运行的不多”。


全国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产生和处理现状怎么样?

年产4000万t,深度处理多依赖膜法

谈到浓缩液,不能不先说渗滤液。

渗滤液是一种含高浓度有机物、高氨氮的废水,CODCr和BOD5浓度最高可达90000mg/L和45000mg/L。渗滤液中的水按其来源可分为两类,一是垃圾自身含水及有机物降解水;二是外来水,包括降雨、降雪、地表水和地下水入渗,故其水质水量受填埋场填埋期、气候、降水等因素影响较大。据估算,全国生活垃圾填埋场日产生渗滤液约11万t,年产总量近4000万t。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即本次修订前的那个版本,笔者注)规定渗滤液自2011年7月1日起应全部自行处理达标排放,主要排放限值为CODCr≤100mg/L、BOD5≤30mg/L、氨氮≤25mg/L、总氮≤40mg/L,同时对总汞、总铬、总镉、总铅、总砷等重金属指标提出了排放要求。标准排放限值加严后,传统的、单一的污水处理技术已不能满足达标排放要求。目前,市场上能稳定达标排放的多为组合技术工艺,约占渗滤液总处理规模的50%,如“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或“预处理+深度处理”。其中,深度处理技术多为反渗透(RO)或纳滤(NF)+反渗透(RO)。

渗滤液由于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水质水量变化大等特点,单一的处理方法很难达到GB16889-2008排放要求。为满足该标准渗滤液排放要求,住建部和原环境保护部分别制定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GB50869-2013)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HJ564-2010),均推荐选用“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或“预处理+深度处理”等组合工艺。其中代表性工艺为:厌氧生物处理+MBR+纳滤+反渗透。

据调研,2008年7月1日后建设的渗滤液处理设施共557座,总处理量为40888t/d。其中,执行GB16889-2008标准的设施共281座,处理量为24148t/d,含RO工艺渗滤液处理设施共268座,处理量为22661t/d;而执行GB16889-1997中一级排放标准的仅有11座,处理量为1075t/d。由此可知,反渗透工艺在新标准执行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约占新建处理设施的48.1%。以执行GB16889-2008和GB16889-1997中一级标准的渗滤液处理设施为达标处理设施,其渗滤液处理总量为20998t/d,达标率为51.4%。但根据实际调研情况,达标渗滤液处理工艺的实际占比小于51.4%。

分析原因,一是生活垃圾政府补贴少,不满足达标排放技术处理费用要求。根据调研情况分析,目前达标处理技术主要为含RO的组合技术,但其建设成本高达4~10万元/吨水,处理费用为40~70元/吨(不含设备折旧、利息),如果第三方运营,还需考虑设施折旧、利息等,加上后续浓缩液、污泥处理成本,其运营管理费用超过100元/吨。目前,我国各地生活垃圾政府补贴没有统一标准,差距较大,大城市为80~250元/吨,绝大多数地区为20~50元/吨,而真正用于渗滤液处理的费用仅为5~20元/吨,远不能满足渗滤液达标排放技术处理费用。二是浓缩液产量高(一般来说约占原有液体体积的20%~35%,笔者注),妥善处理难。由调研结果可知,目前市场上鲜有稳定运行的处理浓缩液的工程案例,浓缩液多采用回灌生活垃圾填埋场、送往污水处理厂等方式进行处理。从经济和技术角度分析,将浓缩液送往污水处理厂处理不仅会对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造成更大的影响,而且失去了渗滤液处理的意义,造成了人力、物力和经济上的巨大损失。

当前垃圾填埋渗滤液排放标准操作困难

理论达标率不及五成,实际达标率更低

目前,生活垃圾填埋渗滤液的处理标准成为行业焦点,渗滤液直接排放标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尤其体现在处理费用短缺、处理设备管理难度大、浓缩液难以处理等方面。调研结果显示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理论达标率为49.6%,而由于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实际达标率还要更低。

对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处置技术调研表明(见附录),各国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从经济合理性的角度出发,大多采用排入城市污水厂进行合并处理的方法,并制定了预处理标准。同时,按受纳水体水质控制要求进行回溯限制,而不主张采用昂贵的直接处理后排放的方式。

以美国为例,其渗滤液排放标准中没有COD指标,即:不对难降解有机物进行控制,并提出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的最佳实用控制技术。与我国现行标准相比,美国渗滤液处理技术较简单、控制标准较宽松,对接收渗滤液的污水厂的影响也有较大差异。

附录:

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渗滤液处置技术要求

1.美国

美国《清洁水法》(Clean Water Act,CWA)要求所有污染物排放到规定水体中的点源水污染都必须拥有许可证;联邦规章第 40 CFR 258.27 条规定城市固体废物填埋场(MSWLF)排入地表水的污染物必须遵守《国家污染物排放消除体系》(National Pollutant Discharge Elimination System,NPDES)的相关规定,并对 MSWLF 非点源污染物作了相关限制;美国国家环保局于 1991 年颁布的《城市固体废物填埋标准》要求所有填埋场的运营必须保证不会释放出违反 CWA 的污染物,同时允许渗滤液回灌。

2.欧盟

规定所有的垃圾填埋场均必须达到《地下水指令》(Groundwater Directive)的基本要求,除非填埋场没有任何潜在危害,否则渗滤液都要予以收集、处理并达到合适的标准后排放。

3.英国

英国根据欧盟《地下水指令》制定了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导则。该导则详细介绍了排放到下水道和地表水之前所采用的渗滤液处理技术及其效果。

4.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规定填埋场渗滤液可以在填埋场内回用或回灌以促进降解,也可以经处理或不处理直接排入污水厂,但是在排入污水厂之前,必须达到一定标准。

膜法处理渗滤液成本骤增

非膜法渗滤液处理工艺或大行其道

如果新标准的第9.3.2条在正式版中继续存在(目前看保留的可能性极大,因为环保督察过程中发现的填埋场渗滤液问题太多!),那么势必会对现有的渗滤液处理市场冲击巨大,目前的市场主流技术可能被重塑。

首先,膜法处理渗滤液项目将不得不补齐浓缩液处理短板,导致运营成本骤然提高。据估算,目前全国填埋场渗滤液产量达4000万吨/年,如果全部采用膜法处理,预计每年产生800万~1400万吨浓缩液,取中位数1100万吨。目前针对浓缩液处理的收费在300元/吨以上,照此计算,仅处理浓缩液就需要增加33亿元的运营费。这还没有考虑上建设成本。

其次,新建渗滤液处理项目,有可能不再选择膜法工艺,非膜法处理渗滤液技术有望大行其道。作为近年才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不产生恼人的浓缩液是非膜法工艺的一大优点,且综合成本远低于膜法工艺。

笔者在中国知网以“非膜法”为关键词检索发现,华南理工大学汪晓军等2017年完成研究成果《非膜法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工艺及中试》,该成果采用本土化专利技术“芬顿高级氧化+曝气生物滤池”非膜法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技术,采用Fenton流化床作为预处理,去除部分有机物,并将难降解有机物氧化为易降解有机物,大大提高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性,通过后续的曝气生物滤池进行深度处理,可达进一步去除有机物、脱色和脱除总氮的目的。将该工艺技术应用于原有的垃圾渗滤液二级生化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进一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处理出水可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标准,使用维护方便、投资运行费用经济,可彻底解决垃圾渗滤液反渗透(RO)处理工艺存在的运行成本高问题,并且无常规的反渗透膜法带来的浓水问题,甚至可为现有膜法浓水要求达标排放的一种经济可行的选择。

2021年,党康飞等在《中国给水排水》杂志发表《Fenton+BAF工艺用于生活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改造》论文,某老龄化垃圾填埋场现状采用"纳滤+反渗透"渗滤液深度处理工艺,出水COD为124mg/L,未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排放限值,为此设计采用"高级氧化(Fenton)+曝气生物滤池(BAF)"深度处理工艺,与现状深度处理工艺相比,反应迅速,不产生浓缩液,无二次污染,出水水质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的排放限值。

成本方面,笔者在和拥有非膜法工艺技术的企业交流时,对方表示,非膜法处理新鲜的渗滤液,在CODCr超过10万的情况下,处理收费约50元/吨,若CODCr指标更低,处理费还可以进一步降低。而对于老龄化渗滤液,CODCr不再是核心问题,最需要解决的其实是总氮,非膜法同样可以应对,只是处理成本会较新鲜渗滤液略高。总之,非膜法处理填埋场渗滤液在工艺方面不存在任何问题,且在综合考虑浓缩液处理问题的情况下,若要实现渗滤液全量处理,非膜法具有成本优势。

来源于网络


随便看看